炫浪网 女性风采

幸福:找个上海妻 读成博士后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01日 点击数:

  石门残疾伢子收获双重甜蜜

  文/谭燕 何道喜

  1月15日,上海,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博士后余坤千主持接手了国家“863”高科技计算机药物研究项目,同时,他又带领科研小组与欧盟合作开发高科技计算机辅助药物项目。

  这位从湖南石门县易家渡镇军档桥村大山里走出来的残疾博士后年仅31岁,他把身体的残缺当作一种生活磨炼,几经拼博,不但事业有成,而且也收获了甜蜜的爱情。

  聪明,更有个性

  1975年,刚满1岁的余坤千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虽经多方治疗,但一直未彻底治愈。

  余坤千7岁才开始读一年级。他从小就好奇心重,对任何事情总想弄个明白。10岁那年,父亲余前秒花180元钱买了一块手表,余坤千趁父亲不在家,把手表的零件一个个拆了下来,七零八落摆在那里。正当他准备装上去时,母亲黄元珍回家后发现了,一下慌了神,100多元的东西弄坏了怎么办啊?余坤千看到母亲要发火,吓坏了,赶快拄着棍子溜了。

  过后黄元珍想,这么一堆零件放在那里,自己也装不好,不如把孩子找回来,是他拆下来的,说不定他有办法装好。黄元珍找到儿子,连哄带吓要他重新装好。令她喜出望外的是,余坤千居然真的把手表装好了,并且时、秒、分针依然照常运转、分秒不差。

  黄元珍曾问儿子拆这些零件有什么好玩的,余坤千这样回答:“妈妈,你不知道,我一个残疾人,腿脚不方便,要是今后考不上石门一中或是石门一中不收我呢,我就不打算再读书了,学一门修理的手艺,将来也好养活自已。我先把它们拆下来后再装好,学点修理知识,也好为将来打基础。”一席话,把母亲黄元珍说得泪流满面,她觉得儿子真的好懂事!黄元珍摸着儿子的头说:“孩子,你今后会有出息的,不要再分散精力了,加紧搞好学习,一定能考上石门一中。”

  余坤千的接受能力很强,也很有个性,遇到老师哪里讲得不对,他会当场提出来,不给老师面子。因此在一些老师的心目中,他不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

  由于父亲是本地的中学教师,余坤千读初中时就跟父亲住在一起。由于他善于思考,读初中二年级时,余坤千曾先后参加全国数学和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均获得二等奖。

  在余坤千初中升高中的那一年,国家对残疾学生的招生政策有了重大调整,一些重点高中也取消了对招收品学兼优残疾孩子的禁止性规定。这一年,湖南师大附中在全省范围内招收一个30人的实验班。余坤千通过考试,顺利地被录取了!

  残疾,但是坚强

  1991年9月,父亲余前秒把余坤千送到湖南师大附中后,考虑第二天如何脱身。因为15岁的残疾儿子一下子要独立生活,困难可想而知。

  余前秒动了一个“心计”。第二天天还未亮,趁孩子还没醒过来,他就提前起床,来了个“不辞而别”。

  几天后,余前秒接到了儿子写来的第一封信:“爸爸,我醒来后,发现您回家了。想到我身有残疾,在这里又举目无亲,当时我哭了。后来我静静一想,就清醒了,我是来读书的,一切都得靠我自己努力……我再也不会把自已的生活寄托于别人的照顾了,您就不要牵挂我了。”一直为孩子担心的父母,看了这封信才放下心来。

  1994年5月,余坤千直接进入湖南师范大学化学系读书。他读书不是生搬硬套按部就班,被动地听老师讲到哪里就学到哪里,而是采取主动,启动超前思维,有选择地听老师讲课,自学与接受老师辅导相结合。

  为了积累知识,余坤千给自己定下了学习目标,每天必须把当天的任务完成,并到每晚12点钟以后才睡觉。因此,

图书馆成为他的主要学习阵地。1997年7月,余坤千只用3年时间就顺利学完了4年大学课程,提前毕业。

  成功,并未止步

  大学毕业的同时,余坤千考取了吉林大学的研究生。这年暑假,吉林大学通知他到学校参加面试,并寄来了400元钱用于往返路费。待余坤千参加面试后除去来回路费开支,还剩下170元钱。按道理讲,谁也不会计较这点钱,但余坤千却跟自已过不去,把这170元钱退回给了吉林大学。有人说余坤千太傻了,但他说:“做人应该诚实,吉林大学寄给我钱,是供我路费开销的,路费没花完,理应把它退回去。”从此,吉林大学师生对他刮目相看。

  2002年7月,余坤千取得博士学位,被调进在上海的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开始攻读博士后课程。

  尽管余坤千肢体残疾,但渊博的学识和英俊的外表,还是使他成为了众多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在父母的“唠叨”下,余坤千尝试着在交友网站上寻找对象。不久,一位端庄美丽的上海女子进入了他的视线。

  李莉,复旦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在上海一家外企任高级职员,与余坤千同龄。她父亲亮是某部队师职退休干部,哥哥、嫂子都是上海电影界知名人士。当时,上海一些家境好、学历高且漂亮的女孩子,大都要找老外,以便留洋后在外国取得“绿卡”,李莉则不同,她更看重学识和人品。

  也许是姻缘前世注定,就在余坤千和李莉各自在网上发出交友信息不久,他们就“碰撞”上了。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李莉发现,余坤千就是自己要寻找的意中人,言谈之中生出爱慕之意。但余坤千担心自己身体的残疾,怕李莉难以接受。对此,李莉回答得很干脆:“身体残疾不重要,要紧的是看他有没有一颗永远进取的心。我认为你是最优秀的!”

  就这样,两颗年轻的心,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不久前,取得博士学位的余坤千拥着李莉,终于踏上了通往婚姻的红地毯。

  2006年下半年,余坤千修完博士后毕业课程,留在了上海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爱情的幸福,也让余坤千在科研上干劲更大。今年1月15日,博士后余坤千主持接手了国家“863”高科技计算机药物研究项目,同时,他又带领科研小组与欧盟合作开发高科技计算机辅助药物项目。这位从湖南石门县大山里走出来的残疾博士后,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