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年轻时代,现在七十年代下完了蛋,奔三而去,渐渐洗去铅华,开始玩深沉,上了年纪,也就不好意思再拿年龄来炫耀了。而八十年代的娃娃们却上窜下跳,展示他们青春无敌。
最近,竟然看到有人打出了“八十年代作家首部反腐题材小说”的旗号开始为自己宣传。感到十分好笑。一夜之间,“八十年代”已经成了个标签,只要够了这个标准的,人人都要首先给自己脑门上“啪”得贴上一张,生怕别人不知道。
真是不明白,难道当代反腐题材还要分八十年代、七十年代、六十年代作者写的?从这个方面也能反映出作品的风格差异?
而实际上看了此小说后,也没什么差异,可以说,是年轻作者在模仿现有的反腐作品的一次尝试而已,内容风格都没什么新意,当然更谈不上质量有多好了。也只是学个形式,试问,20岁的男孩子,怎么有可能深入的了解到社会中的阴暗面?而写出有深度的作品?
如此炒作,人人都看得出来,一次抢鲜罢了,用脚指头都能想出来这种作品不会有什么内涵,自然,有兴趣的读者也不会有多少。
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生的男生女生们似乎都很热衷拿八十年代这么个概念来为自己炒作。可我就没想通这个年代到底有什么特殊性?只是一个年轻的群体罢了,大多数都是题海中遨游,一部分人甚至还在读初中。
每个人都有年轻时代,现在七十年代下完了蛋,奔三而去,渐渐洗去铅华,开始玩深沉,上了年纪,也就不好意思再拿年龄来炫耀了。而八十年代的娃娃们却上窜下跳,展示他们青春无敌。连出版社都跟着凑热闹,出了个什么八十年代后文集。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有点“封神榜”的架势。
可是对于大多数的八十年代,许多有才华的也许还在学校里,还没觉醒要从事写作,也许过个十几二十年,忽然我们才猛然发现有人横空出世、才华横溢,远比那些少年成名,吃老本许多年的文坛“名人”们震撼的多……
而且更让人觉得好笑的是,八十年代后的写作群体,已经给人一种另类的、颓废和混乱的感觉,而真正主流的却是沉默的大多数,这些另类的少数们,甚至抹煞了大多数们的刻苦和执著,给世人的印象仿佛就是八十年代是急功近利的、唾手可得的、春风得意的……
现在的所谓“八十年代后作家”们给自己脑门上贴个标签,其潜台词也不过就是说,让大众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毕竟他们还年轻,写出来的东西比年纪大的人差点也是正常的……这样也就等于放松了对自己写作水准的尺度。
不过相信时间总会澄清一切。写作跟生活经验有关。肤浅的、仅靠小聪明和文笔如何,并不能使人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只能留下更多《伤仲永》的故事而已。
以后,商业化操作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可以给其起名叫九十年代后文集,然后大力包装上市,个个都是美男美女作家,什么题材都有,不但有反腐,还有古装、情色、凶杀……不过我相信,像王小波这孩子小时候,作文不但进不了什么作文选,估计还得挨老师批,严重思维混乱!(文/悠晴)